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减少和缓解心理压力,提升心理调适能力,数学与统计学院组织开展了以“培育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为主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心灵派对:沉浸式情绪解压现场
5月16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院在浉河校区操场举办了第十七届心灵派对,活动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龟兔赛跑、多项拔河、欢乐五子棋等趣味游戏吸引了众多同学前来参赛,活动采用“积分打卡”机制,通过完成趣味活动收集贴纸,兑换套圈,极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成就感与获得感。



心理情景剧大赛:用故事解构成长困惑
为引导同学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正确应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4月1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院在图书馆102报告厅隆重举办第五届“剧绘心影,治愈向光”心理情景剧大赛。

通过激烈的角逐,23数学本01班的《方糖溶解时》作品获得一等奖,23数学本03班《拥抱救赎》、23数学本05班《摘下面具》、24数学本01班《给下一位陌生人留一句话吧》获得二等奖,23数学本02班《校园贷价》、24数学本02班《青春的选择》、24数学本03班《悦己星光》、24数学本04班《反诈校园》获得三等奖。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灵共鸣课堂
5月10日—20日,数学与统计学院全体辅导员在各班级开展了“培育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了积极心态和心理韧性的重要性,并掌握了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

班级心理团辅活动:在协作中构建支持系统
各班还组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心理团辅活动,在辅导员及心理委员的共同指导下,各班进行了“情绪猜猜乐”“情绪盲盒”“桃花朵朵开”“胡辣汤蹲”“加字不NG”“数字炸弹”“优点轰炸”等游戏环节,同学们积极融入游戏当中,现场其乐融融,团辅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帮助学生直面社交焦虑、增强沟通自信,更在集体的温暖中感受到了归属感与力量。

学院特色心理活动:创意表达中的心灵对话
数学与统计学院结合学科特色,聚焦大学生常见的学业压力、情绪管理、自我认知等问题,开展了“创新才艺,美妙书签”设计大赛、“我的数学之旅”四宫格心理漫画、“绽放微笑,传递温暖”笑脸设计大赛等一系列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用创意设计的情感传递功能,将专业知识与心理教育深度融合,打造兼具学科特色与育人实效的活动体系。





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全方位的心理赋能
为了增加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范围,学院微信公号近期聚焦“人际关系”与“压力应对”两大主题,推送系列心理健康干货,使科学心理知识成为学生日常的“心灵充电宝”。

心理健康月展板:营造浓郁氛围
5月12日—5月30日,我院展出心理健康宣传板,展板表明“培育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心理健康月主题,并在社科楼大厅展览。

心理健康讲座:看见情绪的“天气”
5月22日中午,数学与统计学院在社科楼419会议室召开心理健康讲座,讲座以看见情绪的“天气”为主题,使同学们了解情绪是心理系统的自然调节,学会理性看待问题,避免因情绪失控而带来的不良后果。

本次心理健康月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让同学们在参与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素质,帮助同学掌握了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未来数学与统计学院将继续挖掘专业特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点,为学生成长注入理性与温暖的双重力量。
初审:范学琴复审:闫珍珠终审:高昌慧